為引導青年學子走出高校、開闊視野、服務發展,近日,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天佑軌道實踐團”前往福州市、閩清縣開展黨史學習暨紅色筑夢之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踐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天佑軌道實踐團合影
福建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實踐團成員深入閩清紅色土地,學習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
閩清坂東鎮宏琳厝是全國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單體建筑,見證了閩清人民為民族解放事業不屈奮斗的革命歷史。在宏琳厝,實踐團成員參觀了原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的住所及《抗日救亡》周刊編輯部舊址,了解項南在閩清縣領導戰時民眾教育流動宣傳工作隊開展抗日救亡宣傳以及宏琳厝后人、愛國志士黃開修和黃開云兄弟創辦《抗日救亡》周刊的事跡。通過參觀學習,實踐團成員深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革命先輩堅持真理、英勇奮戰、艱苦創業的高尚情操和始終不渝的革命精神,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作為,學好專業技能,服務社會。
實踐團成員參觀宏林厝
在閩清省璜鎮革命斗爭史記陳列館,實踐團成員參觀學習了中國軍工軍械事業奠基人張昌龍的革命生涯史跡、省璜抗戰斗爭史以及省璜解放戰爭史。館內展覽分追尋初心、紅色熔爐、牢記囑托、使命傳承四個部分,充分展現了這片紅色熱土上發生的血與火的革命斗爭歷史。實踐團成員們深刻感受到先烈們對黨忠誠、勇于擔當、不辱使命、百折不撓的精神,由衷地說:“正是因為黨的正確領導,和這些頑強拼搏的先烈,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span>
實踐團成員參觀省璜鎮革命斗爭史記陳列館
在吳孟超院士館,實踐團成員近距離感受了吳孟超院士勵志報國、勇攀高峰、大醫仁心、甘為人梯、回報鄉梓的人生經歷,體會吳老的愛黨、愛國、愛民情懷。大家決心要在未來生活學習上踐行吳老勇闖禁區、勇于創新、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精神。面對館內的黨旗,黨員們高舉右手,集體重溫入黨誓詞,更加堅定了不忘初心再出發、牢記使命勇擔當的信心和決心。
實踐團成員參觀吳孟超院士館
實踐團來到福州“帝封江”地鐵站施工現場,開展“知行合一”實踐活動。地鐵站施工現場正在進行地上第二層梁結構的鋼筋工程施工,施工人員向實踐團介紹了鋼筋工程現場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示范并指導實踐團同學進行了梁箍筋的綁扎?!爸岸际窃跁旧蠈W習,現在有機會自己動手綁扎梁箍筋,這讓我既高興又緊張,受益匪淺?!背蓡T王志豪說。
實踐團來到福州“帝封江”地鐵站施工現場
地鐵站參觀結束后,實踐團堅持“學、思、行、用”統一,發揮專業優勢,根據工程設計文件運用BIM技術建立了“帝封江”地鐵車站三維BIM模型。通過實操建模,實踐團的同學們對地鐵車站結構有了更深的認識。
實踐團成員地鐵站BIM建模
實踐團參觀中交三航局福州公司管片廠,通過會議座談、實地參觀等多種形式,了解裝配式構建這一工程前沿技術?,F場領導介紹了管片預制技術、應用行業、發展前景等方面,讓實踐團成員充分了解管片預制從支模、布筋,到養護、堆放等11道工序,清晰、直觀地認識了管片的生產預制過程。大家還到車間近距離觀察地鐵區間隧道管片構件的生產過程,學習設備制作工藝。在實踐隊成員提到裝配式構件是否適用于地鐵這條“巨龍”時,現場工程師表示:“管片在生產過程中經過模內、蒸汽、養護池三層養護,出廠前對外觀質量、管片精度進行檢查,并進行抗彎、灌漿孔螺栓抗拔、抗滲等檢驗,多重檢驗保證管片的高精度、高強度、高質量。同時每個生產的管片構件上都張貼著保存管片型號、廠家、班組、生產日期、管片編碼等詳細信息的二維碼,實現廠家、材料等信息的完全可追溯,能夠滿足地鐵隧道建設的高品質要求”。實踐團成員譚拓夫說:“這一工程前沿技術大大提高了工程項目的建設效率和精度,對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具有巨大推動作用,讓我們大開眼界?!?/span>
實踐團成員參觀中交三航局福州公司管片廠
實踐團一行前往福建省閩清職業中專學校進行交流。雙方以兩校3+2聯辦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抓手,進行校校合作、專業共建深入交流探討,雙方就專業建設、黨建創新、創新創業、學生社會實踐等方面開展經驗做法進行分享交流,為推動常態化的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共建,初步擬定完善中、高職院校之間專業互動、共同發展的模式和途徑,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雙方整體辦學質量。
實踐團成員與閩清職專開展黨務業務交流
實踐團與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軌道交通學院黨總支一行前往中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進行實踐活動,在充分研究實踐調研成果的基礎上,與中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結對共建“校外實訓基地”。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將著眼于自身承載著培養一線技術人才、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的使命,積極利用企業平臺和資源,推動學院專業設置與產業、行業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能力。雙方將緊緊依托學校專業教學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原則,就實訓資源共建共享、師資互聘互用、項目聯合申報、校企共育、產教融合等進行深度合作。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基地的場地、設備以及企業技術人員的指導,將中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打造成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軌道交通學院實施職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培養場所;學校為企業建立人力資源儲備,為企業員工提供職業崗位培訓,與企業聯合申報課題,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難題,為企業排憂解難,通過優勢資源的共享,促進學校和實習基地單位共同發展。
實踐團成員與中建科技(福州)有限公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軌道交通學院黨史學習暨紅色筑夢之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大家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不論學習還是工作,都要面向實際、深入實踐,實踐出真知”,賡續紅色血脈、擔當歷史使命,練就技能本領,以實際行動書寫時代華章、貢獻青春力量。